22

消失的四个月

本站在7月底发了《一周年》之后便没再更新过。 事实上,我没有忘记自己还有这个博客,甚至时常挂念着它。 而写作本身也没有停止,我在Obsidian上以日记或周记的形式记录着自己的生活。

没有更新的原因是,我觉得自己写不出内容了,至少写不出像此前那些博客一般的内容了。 那种抽象的,纯理论式的思索,我已写不出任何新意,再写下去只会是重言倒语。 而在生活中,我也不再去关心这些形而上的问题,过去两年近乎歇斯底里的求索已然让我逐渐固化、保守又或者可能是迂腐起来。

对于各式各样的问题,我已经有了自己的“标准”答案,一种皈依存在主义的答案,又或是一种认为“根本没有答案”的答案。 所有的抽象讨论都超脱不了实践和时代的限制,而所谓正义和是非对错,其背后也不过是不同人、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在各自的立场上都是合理的,或者说是可以理解的,但冲突又实在地摆在双方面前,谁被当作对的一方,不过取决于时代的偏见罢了。

这些局限性并不妨碍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抽象思考,思想的价值依旧存在,它仍是推动时代前进的直接动力,只不过它的地位不再是皇冠上的明珠,而是平凡化了。 对这些问题的阅读、思考、讨论于我而言依旧是一大乐趣,但其上神圣的光环已然黯淡,不再居于我生活的核心位置。 而且比起哲学上的对与抽象的概念和道理的论述,我正渐渐转向对社会学的关切,那些贴近生活、实实在在的东西。 马克思的那句话时刻萦绕在我的脑海:“哲学家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于是,我和自己做了一个约定,如若到22岁这天还没能找到一个我十分想写的主题,那么将不再执着于此前的写作类型,而是开始引入关于生活的写作,例如将我在日记中留下的内容节选出来,或以此为引子谈谈自己的感想。 结果显而易见,我没能找到那个主题,虽然近日的一些经历、对上野千鹤子的阅读、对陈嘉映老师的纪录片《解释鸿沟》的观看有些触动,但依旧没有找到我想写的内容。

所以,问题转换为了新的内容是否要发出来,如果发的话是在本站继续发还是另立门户。 考虑到我是一个比较懒的人(笑),所以还是在本站继续发吧,本文也作为一个分割线来划分两部分内容。

Happy Birthday

咳咳,既然风格已经转向,不妨cliche一下胡乱记下今天的生日。 一如既往地希望没有人在意这件事,今年算是比较如愿,只有很近的亲人和一位好友发来了祝福(如果不算各个软件的自动提醒的话)。

至于这个意愿是否得当,我觉得让不是那么熟悉的朋友来和自己一起“庆祝”才是奇怪的事情,例如在空间或朋友圈发一条生日的动态,迎来一片点赞和生日快乐,礼貌性的外表下究竟有几分真情实感,你我皆知。 hhh,刚说完写不出什么新意就迎来了印证,写着写着想起来自己在《节日与仪式》里已经提过这个观点了。 不过既然是写生活,再提一遍想必也无妨,读者们请暂且忍受一下这个迂腐之人的重言倒语吧。 更何况我本身社交的广度就很小,而且不爱成为人们的关注点,有这般心愿想来也算不得什么罪过。

除此之外,我觉得每天的意义不在于它是什么日子,而在于发生了什么,平日的生活有太多比今天精彩得多的日子,又何必拘泥于那个日期而单独庆祝这一天呢。

不过北京在连着几天的重雾霾后终于迎来了一场好天气,也让我借机在生日这天去爬了山。 有了上次“香八拉”的经验之后,索性选择直接打车去,携带的物品也稍有些调整。 本来打算去走三峰环线的大圈,结果因为下载的导航轨迹有问题,“白白浪费”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和体力,不甘心就此返回,所以到达起点后重新按新轨迹走了三峰的小圈,从12点重新进山一直爬到下午五点多,在五点的日落后、天完全黑下来之前,极限走出了大山,彼时我的手表已经没电了,最后两公里的路全靠尾随别人。

不过仔细回想起来,最享受的反倒是被浪费掉的那两个小时,后来走上了正道除掉在登顶时四周的风景,剩下时间大多是按部就班的无聊行进。 因为错误的路线实在诡异,其指向的方位完全没有能走的路,刚开始完全没有怀疑路线的我就直勾勾地顺着轨迹往前冲,靠着冲锋衣和登山裤的耐磨,一路被树枝刮来刮去,“披荆斩棘”中寻找可能的前进路径。 被折磨烦了倒开始有了些思考。 这世上确实本没有路,不过路却不见得是走的人多了就可以有的,单单是走过留下的痕迹很难让后面的人选择走相同的路。 窃以为路的开辟,至少就山路而言,是靠着斧子一点点砍出来的,有了鲜明的好走的径迹,人们自然会走。 但究竟哪个方向才是好的,这条路将带我去向何方,不得而知。 山势艰险非个人之力所能战胜,一条看似正确的路蜿蜒曲折之后可能通向离目的地十万八千里之地。 没有开了上帝视角的地图,就只能走着,凭眼前的判断走着,纵使局部最优解不对应全局最优解,也没什么好办法了。 山路如此,人生路亦如此。

最后胡乱发些牢骚: 在很小的时候就遇到Taylor Swift的《22》,一直觉得那是个很遥远的年纪,如今真的来临了。 在18岁那年遇到了给17岁自己写信的《Letter to me》,时常缅怀那段时光,总觉得刚过去没多久。 往后的日子呢,还有《7 Years》可以期待。

时间,真是莫名其妙。 在9月的一次活动上,有人说“青春就像是你在一个黑暗的隧道里走着,但自己却不知道,只有你走出隧道看见光明的时刻,你才知道人生开始了”,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但如今的他,却是牵挂着深夜下班回到家时泡面的飘香,谈论着怎么赚钱,那会是未来的我吗?


22
https://professorx8.github.io/2024/11/17/22/
Author
Alexander Zhang
Posted on
November 17, 2024
Licensed u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