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军训
由于疫情的影响,我终于在大三即将开始的暑假迎来了自己的大学军训。比起在尚显稚嫩的大一时作为课程的军训,此时的军训已然成为了我思考社会与生活的一个重要素材,如若要从我的想法中拎出几个关键词,我会选择:官僚制、集体、异化
在开营仪式举行之前,军训其实已经开始了——从统一穿着军训服的那一刻。 完全一致的服装裹挟着形形色色的人,从头到脚,帽子、上衣、裤子、胶鞋,只留下脸庞作为唯一鉴别个人的标志。 它传达着一个强有力、不容置疑的理念: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在这个集体中不允许有自我存在,至少在它作为军训团队时不可以。 而装束仅仅是这个理念的一处展现。 人们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在等级森严的官僚制下,下属对上级的命令不得有思考、质疑,所能做的只有服从、执行。 于是个体被异化了,同他的本性疏远了,仅仅扮演着他在这个官僚制中的一个角色,和无数与他同为这个角色的战友们没有任何区别,成为了这个庞大机器中真正的一颗螺丝钉。
那么个体是何以忍受这种异化,继续这种生活的呢? 我想,是靠着集体与某种精神的凝聚,而且在大多情景下,这种精神源于对国家、民族的热爱。 精神或许是参军的动力,但集体才是生活的支柱。 众多战友每天进行着同样的训练,共同忍受着这种生活,并在朝夕相处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此外,近乎与世隔绝的他们会沉浸在这样的生活中,在不知不觉中适应,似乎世界就应当是这般模样。 而对于上级设定的各种目标和要求,只要有少数人开始去为之努力,那么剩下的人大多也就不再犹豫,在集体的狂热中都开始朝着目标奋斗。 一个颇为极端的例子便是杀敌。 大多人对“杀生”有着天生的恐惧,更不用说杀敌了,击毙敌人不仅是对战斗能力的考验,更对精神意志有着极高的要求。 在我不合实际的理解中,这种精神的力量有多个来源:长久以来对服从命令的习惯、所有战友都在做这种事因而将压力分散到了整个集体中而不仅由个人承受、对民族国家以及战友的眷恋和敌我必有一死的零和博弈的逻辑。 事实上,当我在思索这些原因时,脑海中的例子是日军惨绝人寰的杀人竞赛。 如若不是靠着官僚制和集体对个体的异化与疏离,我实在难以想象究竟什么样的一群人才能犯下如此滔天罪行。
实践表明,这套军事化体系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 尽管我一直试图以“不走心”的态度置身事外,只是在行动上敷衍过这些天的训练,但当我真正处在那般情景之下,便不自觉地陷入其中了,“很好地”代入了自己的角色,只有时不时在整理自己的思考时才猛然意识到自己的沉沦。 或许这正是这套体系的成功之处吧。
置身如此体系之中,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究竟是好是坏? 它是对人的摧残还是对意志的磨砺抑或是一种对纯粹赤诚的精神的塑造? 我纷乱的心找寻不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