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交流?
写作诱因
继前两天和母亲说明由于不习惯她的说话风格而希望尽量不和她通过微信交流后,今天又被她微信“骚扰”,终于忍不住向她挑明了自己的观点:
你看看你说话全是问句,跟审讯似的
……
你问完没有反馈,没有共情或者评论,你只是继续抛出下一个问题或者给出命令,这样让别人很难受,我不缓半天都没法回你
我并不知道这个问题是只出现在我和家长之间,还是具有某种共性。我知道身边有人和家长日常用微信沟通很好,也有人不愿和家长交流,代沟是存在的,但是否是以这种方式出现,我并不确定。或许那些沟通较好的人没有在交流方式上出现这种代沟(我知道有些中年人也会刷b站之类的,和年轻人的隔阂感相对较弱),也可能是那些同学找到了一种恰当的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不过我尚未找到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
但问题在于,线下和母亲交流时,代沟只出现在一些观点的不同,正常交流的进行并无问题,为何到了线上交流,就变得如此艰难?或许可以简单归结为两代人在这个方面的差异更大,但本文想进一步阐释这些差异,尤其是对年轻人的交流习惯的思考,这也是我之前由于其他原因隐隐约约有些思考的问题。
当代青年的交流
当代青年的一个常见现象便是,在线上是水怪社牛,而到线下就变得默默无言,十分社恐。观察青年的线上交流,其中充斥着各种语气词、网络梗、emoji和表情包,前两者已经逐渐融入了我们的线下交流,但后两者由于其形式的限制,无法在线下出现,于是在线下交流时会变得不自在。同时,线下交流时目光的对视、在一句话说完后需要马上回应接上下一句话的压力,也催化了问题的出现。
我想其中线上交流的几个工具中,影响力最大的便是各种网络梗,从久盛不衰的“114514”、“17张牌你能秒我?”到最近两年兴起的“不讲武德”、“如来”,他们在网络和现实交流中不断出现,无处不在。似乎这些关键词已经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提示物,每每担任着打破沉默、引起话题的重要角色:只要有人开始将谈话的内容往某一热梗上牵引,其他人便心照不宣地开始沿着那个网络梗的剧本、台词继续说下去,直到完整地“打完一套”之后,话题才会被转移到别的地方(大多数时候甚至是转移到这个梗本身)。如此一来,这段十分无效的交流时间便打破了无话可言的尴尬局面,给所有人提供了一个话题,同时还有了一段空白间隔作为缓冲,给他们时间去思索接下来的话题。此外,网络热梗的幽默、搞笑性也使得年轻人开玩笑时会更多的向这些方向靠近,因为此时的笑点并不是幽默的句子本身,而是这个句子灵巧地连接到了一个大家都公认为幽默风趣、令人发笑的内容,和这个内容曾经有关的发笑的记忆都牵动着神经,让人做出微笑的“条件反射”。
而另外三者在聊天中的角色则更多的是关乎更为直接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我目前对此并无深入想法,故暂且按下不表。
中年人的交流
此处我谈及的中年人的交流主要是以我母亲为样本的,如若她的习惯并不具有代表性,那本段的分析也就没有什么普适性了。
线上交流代沟的出现并不能全怪青年人,因为即便是社恐的他们也能在线下和父母进行日常的交流。中年人的线上交流方式也被异化了。否则,我无法想象我的母亲在和我交流时连着抛出六七个问句,而对我的所有回答没有任何反馈。这种在我看来过于压抑的聊天氛围并不是她的本意,而是她的线上发言习惯导致的。
比起每天用着QQ、微信长大的青年人,中年人的日常交流还是以线下面聊和电话(包括语音电话等)为主,那是对他们来说更为自然和放松的交流方式。那么他们在什么样的情景下使用微信呢?
在工作中。
他们的微信交流内容大抵是以工作为主的,其他时候即便使用微信也是在打微信电话、转发公众号文章、发些表情包,而不会使用文字交流。那么他们的发言方式也就带上了工作时紧张、压抑的氛围。通过提问从同事那里迅速获取自己工作需要的信息、使用命令告诉同事应当怎么做或者分配任务告诉他们做什么,而且在这种场景下,对别人回复的回应也是很弱的,往往只是一句“谢谢”或“好的”(或者用更真实的中年人表述方式应该是“好滴”,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我非常抗拒使用这个词)。正是这种交流的场景孕育了全是问句和命令的发言习惯。
此外,大部分中年人对使用手写输入、打字速度慢的特点也抑制了他们在线上用文字表达的欲望,发言的内容会尽可能精简,有时甚至精简到了忘记要去回应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