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lassical derivation of BEC

在讲义上推导巨配分函数时(注:此处指本学期热统课程老师的自编讲义),有一步推导中,我们自然假定了配分函数Z以\(\frac{V}{N}\)为底,以N为幂次迅速增大。这一说法是不严谨的,因为这个表达式是量纲依赖的,我们需要把动量部分也放进来实现无量纲化。 \[Z=[(\frac{\sqrt{2\pi mkT}}{h})^3\frac{eV}{N}]^N\] 为了估计这一说法的合理性,我们对除了\(\frac{V}{N}\)的部分代入常数的具体数值,估计其量级。 \[(\frac{\sqrt{2\pi mkT}}{h})^3\approx10^{30} m^{-3}\] 其中,质量取为单位原子质量,温度取为300K。

这个式子意味着,为了使底数的数值近似为1,我们需要把平均每个粒子所占据的体积控制在\(10^{-30}m^3\),而对其取立方根即为\(10^{-10}m=1A\),恰为原子半径!考虑到当前的实验手段可以将温度控制到mK的量级,我们完全可以实现使得配分函数的底数小于1,因而在没有引入\(e^{-\gamma V}\)的条件下,直接让Z随着N迅速衰减,这也意味着我们无法通过变换得到吉布斯配分函数。

这个时候意味着什么样的物理呢?极低温下,粒子紧凑地聚集在一起,顺着这些关键词,我们很容易想到一个熟悉的现象: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的模型是在量子统计的背景下导出的,有临界温度的存在,那么我们这个让配分函数的底趋近于1的想法,给出的温度估算值又会是什么样的呢?简单的计算给出如下表达式: \[T=\frac{h^2}{2\pi mk}(\frac{N}{eV})^{\frac{2}{3}}\Rightarrow N=eV(2\pi mkT_c/h^2)^{3/2}\] 该结果与在第四章中推导出的结果十分接近,仅仅将系数2.612变成了e=2.718。

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底数取为1恰可以对应上BEC?

由于底数部分刻画了Z随N的变化方式,由于Z对应了亥姆霍兹自由能F,故底数应当体现出F对N的导数的性质,亦即化学势\(\mu\),底数趋近于1的行为与化学势趋近于0的行为相对应。


A classical derivation of BEC
https://professorx8.github.io/2023/08/01/A-classical-derivation-of-BEC/
Author
Alexander Zhang
Posted on
August 1, 2023
Licensed u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