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3) 2025.10.16 小雨 生活就像盒子里的巧克力糖,连吃了好多天的苦涩,转瞬间被今天的一抿甜蜜勾销。 国庆调休后的时间本就不宽裕,却又碰上了一堆破事: 好端端运行了大半年的远程主机突然断联,顶着数秒的延迟用kvm远程debug来来回回弄了两三天,删了一堆文件到头来发现改个ip配置就可以解决问题; 本来这周助教轮空可以放个假,缓解调休的压力,却有同事临时有事被抓去顶班,同时段的组会没法听、 2025-10-24 #生活 #小记
小记(2) 23.11.25 周六 初雪 每年的冬天都在期待那一场初雪,即便知道它一定不会声势浩大,比起一般意义上的冬季一定会姗姗来迟,但似乎只有下过了初雪,才能真正地意识到冬天的到来——无论多么刺骨的寒风都比不过缓缓飘下的雪花那般,能够庄严地宣告冬天的开始。 北京的秋冬如它井井有条的街道般分明:一次寒潮把枝头吹变了颜色、一场深秋的大风将眷恋的黄叶裹到空中四散、最后是一团水汽,带来久违的初雪,在有些空寂黯 2025-10-16 #生活 #小记
讲课 去年的秋季学期,我曾担任两门本科生课程的助教,当时主要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简历,或许会对申请有些帮助。 后来,正如在上一篇博客中提到的,申请全聚德留在本校读研,今年秋天重又担任起同一门课程的助教。 不过这一次不再是为了简历,而是靠着研究生微薄的补助“经济独立”之后,打零工让自己的生活宽裕些,况且去年已经带过这门课的助教,上起来没什么压力。 本文的故事还要从去年的此刻讲起。 讲课于我而言一直是一 2025-10-11 #随想 #人生 #生活
归来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好呀,好久好久不见了。 此刻的我正坐在熟悉校园的亭子里,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敲下这篇博客。 没写博客的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太多太多事情,多到每次想写起的时候仿若一堆重担压在头上,惶恐地不知从何处写起。 阵阵雨声中我才恍然明白,先写下当下便是。 过去的那些事可以不写,也可以未来再补上,眼前的这份心境却是再不写就会忘记的。 说能够未来再补上,是因为过去几个月里发生的事太过复杂、重 2025-10-08 #生活
所之既倦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兰亭集序》 拍视频 我曾有过几次拍视频的尝试,甚至还曾在b站上发过几段,但最终都不了了之。 回想起当时的动力,客观上是想把b站当网盘用节省自己的存储空间;主观上是碰到了几个自己很喜欢的up主,也想像他 2024-06-13 #随想 #人生
职业选择 万物皆空 不知已在博客里提到了多少次,过去的这一年对我来说是不gap的gap year,从课业中解放出来去探索人生。 可惜这探索一直没能得到如期的结果,奋力争取出的空闲,只是被迷茫与焦虑填满。 只有在听哲学(我对哲学的接触主要来源于b站大学的各种公开课)、听播客、读博客时,才能感到自己似乎在此前预想的道路上走着,在探寻未来的方向。 但短暂的欢愉过后,似乎一切又毫无进展。 考虑过各种科研 2024-04-25 #随想 #人生
何以称为中国人 高中语文老师谈论逐渐被西化时曾提过一个问题,“走在大街上,除了会说中文,你能拿什么证明自己是中国人?” 如今回想起来这个问题有些无赖,“说中文”这一点应当是界定中国人的第一标准。 倒不是说因为会讲中文的大多是中国人,而是因为中国的文化全都凝集于此。 语言是存在的家,这是海德格的说法。 我们对世界的观察、理解、表达,脱不开语言的界限,不同文化的差异因而首要地通过语言的差异展现:词句、意群、联 2024-03-18 #随想 #生活
在大雨天拜访公墓 上周末几位室友去洛杉矶玩,不愿在迪士尼待上一天的我索性自己留在家里。 原本打算去一趟学校附近的trail,奈何一整个周末都在下雨,没有任何徒步经验的我不敢在这种天气开始自己的第一次hiking,只好作罢改去别的地方。 正思索着去哪,忽然想起之前有看过的up主或者播客提到过国外的公墓是类似公园般开放的,便想去附近的公墓看一看,顺便趁机从琐碎的生活中抽身出来一小会儿,考量一下自己的人生。 在地图 2024-03-08 #随想 #人生 #生活
《二手时间》 这是一本应当在人群中、阳光下读的书,不然会被孤独、黑暗、绝望压得喘不过气来。只有在这种闲暇的美好时刻,我们才有能力去共情他们的生活。 ——2023.12.6 这本书是之前逛推上图书推荐时偶然遇到的,介绍说其记录了苏联解体后人们的生活,在那种理想破灭之后的生活。 当时正在迷茫中的我(当然,现在依旧在迷茫),想通过阅读他们的生活,来寻找可能的方向和借鉴的经验,不料却误入了一个黑暗和绝望的世界: 2024-02-16 #读记
《大雪将至》 重新定义读记 之前写读记总会觉得“xxx不适合写读记”,因为没法用简短的话语精确地概括和表达阅读中的感动——无论是对某句话的共鸣,还是对整体情节的感悟。 如此一来,通过写读记来向别人传达自己阅读这本书的乐趣,便是不再可能的了。 但转念又想,一部自己喜欢的作品又怎能被寥寥几字简短概括呢? 这种想法未免有些狂妄了,竟妄图用比原作者短得多的篇幅来传达同样的内容。 有了这个认知后,写读记便释然了 2024-02-16 #读记